7月19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邀请了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谭小地教授参与了“光子纵横论坛”学术交流活动。谭小地教授以“偏光全息—光场调控器件制造新技术”为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活动由光子芯片研究院助理院长(科研)方心远副教授主持,顾敏院士和团队师生听取了报告。报告中,谭小地教授首先回顾了偏光全息理论的发展进程,介绍了可以解决大角度下偏光全息的干涉及再现问题的张量偏光全息理论。基于张量偏光全息理论,谭小地教授课题组探索了线偏振光的偏振再现特性,推导并验证了忠实、正交和零再现的条件和规律,并进一步将偏光全息的忠实、正交和零再现特性应用到信息存储以及各种偏光器件的制作中,以提高存储密度,简单实现了光场调控器件的低成本制备。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偏光全息方法的优势、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与谭小地教授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谭小地教授,1984年获山东大学理学学士、1990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2001年获东京大学工学博士。曾在日本信息系统设计、OPTWARE、SONY公司任职,2012年获批国家级引进人才计划回国,在北京理工大学任特聘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调入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ellow),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信息光子学,在光学信息处理、光信息存储、光学信息显示和光学测量等领域有着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发表论文300多篇、国际会议邀请报告100余次、合作著书2本、已公开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SONY研发总部部门长赏1次。现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专项1项,福建省重大专项专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以及其它横向项目多项。